以“雷达探测与成像前沿技术”为主题的“雷达学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”于2018年8月25-26日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举行。本届论坛由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、《雷达学报》编辑部主办,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雷达与信号处理系统专委会协办。来自电子科大、西电、国防科大、哈工大、空工大、武大、西工大、海军航空大学、中科院电子所、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等国内相关领域50多家单位近15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。
论坛开幕式由电子科技大学崔国龙教授主持,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孔令讲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、并和电子科大杨建宇教授为部分“雷达学报高被引论文作者和优秀审稿专家”代表颁奖。
开幕式后,电子科大杨建宇教授、南航朱岱寅教授、海航关键教授、西电王俊教授、哈工大位寅生教授分别做了“双基前视雷达成像技术、微型SAR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、雷达海上目标探测、SS-PBSAR外辐射源雷达成像技术、基于认知的杂波抑制方法研究”5个特邀报告。
电子科大崔国龙教授、清华李刚教授、西电朱圣棋教授、西工大梁军利教授、广东工业大学黄永伟教授、西电杜兰教授、复旦大学徐丰教授、哈工大王勇教授、北理工胡程教授、西电陈渤教授、内蒙古工业大学黄平平教授、国防科大金添教授、中科院电子所李王哲研究员等23位青年科学家分别做了“认知雷达局部模糊函数设计与应用、基于局部最大势检验的稀疏信号分布式检测、频率分集阵列新体制雷达信号处理、谱限制的雷达抗干扰探测波形设计、雷达发射码中的最优化技术、复杂场景SAR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、SAR图像智能解译、舰载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、昆虫雷达探测与信息处理、基于距离维时间序列的雷达HRRP目标识别方法、微变监测雷达系统产品与应用、超宽带穿透成像探测技术、微波光子技术和雷达应用”等23个学术报告,并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互动。。
论坛期间,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交流探讨,并在26日上午参观了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,对信通院在雷达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广度和深度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电子科大崔国龙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

电子科大信通院孔令讲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
雷达学报高被引论文颁奖仪式
雷达学报优秀审稿专家颁奖仪式
电子科大杨建宇教授在做特邀报告“双基前视雷达成像技术”

南航朱岱寅教授在做特邀报告“微型SAR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”
海航关键教授在做特邀报告“雷达海上目标探测”

西电王俊教授在做特邀报告“SS-PBSAR外辐射源雷达成像技术”
论坛休息期间自由讨论
电子科大崔国龙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认知雷达局部模糊函数设计与应用”
清华李刚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基于局部最大势检验的稀疏信号分布式检测”
西电朱圣棋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频率分集阵列新体制雷达信号处理”
西工大梁军利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谱限制的雷达抗干扰探测波形设计”
广东工业大学黄永伟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雷达发射码中的最优化技术”

西电杜兰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复杂场景SAR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”

复旦徐丰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SAR图像智能解译”

哈工大王勇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舰载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”
北理工胡程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昆虫雷达探测与信息处理”

西电陈渤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基于距离维时间序列的雷达HRRP目标识别方法”
内蒙古工业大学黄平平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微变监测雷达系统、产品与应用”
国防科大金添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超宽带穿透成像探测技术”
中科院电子所李王哲研究员在做学术报告“微波光子技术和雷达应用”

四川大学沈晓静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极小化欧氏误差估计融合和数据关联”

浙大周成伟博士代表史治国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互质阵列信号处理”

空军预警学院刘维建博士在做学术报告“多通道雷达信号自适应检测技术”

海航陈小龙博士在做学术报告“稀疏分数阶表示域雷达动目标探测技术”
西电左磊副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时频分布在海面目标检测中的应用”
深圳大学廖斌副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矩阵填充在雷达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”
电子科大易伟副教授在做学术报告“多帧联合检测与跟踪技术”
武大易建新博士在做学术报告“单/多频网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”
南航时晨光博士在做学术报告“组网雷达系统射频隐身技术研究”